管理员
|
简历:
1954.6.1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7 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5.7-1956.7 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 1956.9-1960.2 莫斯科苏联科学院A.A.Baykov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晶体化学和热化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 1960.2. 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3-1984.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导师、晶体学研究室课题组长、学术秘书、副主任、主任、相图相变研究室主任。 1984.2-1987.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导师、研究员。 1987.8-现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物理所和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为院士)。 沉痛悼念梁敬魁先生 发布时间:2019-01-20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人事处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9日11点1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梁敬魁先生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梁敬魁先生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梁敬魁先生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梁敬魁先生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为沉痛悼念梁敬魁先生,兹定于2019年1月23日(星期三)上午8:0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梁敬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谨此讣告。 梁敬魁先生治丧委员 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日 联系人: 李 淼(010-82649388,15210604770,limiao@iphy.ac.cn) 丁 燕(010-82649237,13683106408,dy@iphy.ac.cn) 许燕萍(010-82649025,13661049146,ypxu@iphy.ac.cn) 传 真:010-82649533 一、致唁电、送花圈的单位和个人,请于2019 年1 月22 日15:00之前联系,以便登记、办理相关事宜。 二、1月23 日上午6:50 在物理所D楼前发车前往八宝山殡仪馆,如需乘车前往请联系登记。 梁敬魁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 方忠、文亚、李明、顾长志、胡江平、解思深、陈小龙、魏红祥、周长柱 梁敬魁先生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梁敬魁先生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梁敬魁先生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 梁敬魁先生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梁敬魁一生低调耕耘 却值得每一个人 记住他的名字! 打造中国工业基础的科学家 1931年出生在中国战乱的年代,祖辈务农的梁敬魁院士从小苦读。新中国解放前,梁敬魁靠着父亲单位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新中国成立后,梁敬魁院士1955年7月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由于成绩出色,被选派到前苏联留学,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在苏联冶金研究所研究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 学成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新中国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奠定了科研基础。 尤其是在材料晶体领域,他在多晶X射线晶体学方面属于领域专家,他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方面从事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无机功能材料(包括高锝超导材料、电光、非线性光学材料、快离子导体材料、稀土磁性和贮氢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的前沿课题和应用基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梁敬魁院士 有了材料学科的基础科研进展,才有了中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晶体结构化学家梁敬魁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 坚持做基础科研的“低调”院士 梁敬魁院士不仅仅是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先后多次荣获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并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优秀教师”,和“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自1978年以来,梁敬魁先后招收(含合作培养)了四十多名博士生,18名硕士生和8名博士后。 他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有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有的获得了“百人计划”、“杰出青年”资助,以及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作为基础科研的院士 梁敬魁并不像很多引领大项目 创造大型工程类院士那么出名和耀眼 但是他代表了无数在基础科研领域 默默耕耘的科学家们 正是他们从事的科研基础工作 才有中国 各项航天、卫星、电机等学科的发展 如果没有基础科研和新进材料 所有的一切重大科研成果都不可能实现 网友:致敬!送别! 向已经去世的梁敬魁院士 致以最高的敬意 更为那些默默无闻 为中国基础科研 而努力工作的科学家们致敬!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综合自光明日报、中科院物理所(ID:cas-iop)、科技最前线(ID:kejizqx)、东南网、中国青年网等。 发布时间:2019-01-20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人事处 沉痛悼念梁敬魁先生 http://www.iop.cas.cn/xwzx/snxw/201901/t20190120_5231776.html 接连噩耗!氢弹之父去世仅3天,中科院又一国宝级院士逝世!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23322742447588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