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保基础建高峰强保障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 西安大区·大西安 - 爱扫码·i3m.cn:3hhh.cn/6377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6377 搜一搜.cn/6377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511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6377
·搜一搜.cn/陕西科技大学保基础建高峰强保障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6-28 12:41

陕西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轻工行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被誉为“全国轻工人才的摇篮”。

     2018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正式发布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白皮书(2012-2017)》和“2012-2017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陕西科技大学2013-2017年竞赛评估结果居全国第132位,省属高校第2位;2012-2017年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居全国高校第44位,省属高校第2位;

     2018年4月,评价国际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权威评价指数——自然指数更新其2018年最新的数据,该校位列全国高校第102名,居陕西高校第7、省属高校第2、原轻工院校第2,较2017年的统计排名上升了2名;

      2018年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正式发布最新《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该校科技成果产出成绩斐然:以1732项科技课题、2057篇发表论文数分别位列科技课题数全国第78位和发表论文数全国第111位;并且在国家级成果奖励数、科技转让数量、成果获奖总数方面也名列陕西省属高校前茅。

     不断攀升的数据,折射出一所高校根植祖国大地,站在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沿,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书写与民族共进的壮丽篇章。

“三创两迁”精神引领弦歌高昂

      2018年6月26日,陕西科技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

     60年来,该校师生栉风沐雨,胼手胝足,在学校的每一块热土上都留下了开拓的印记;60年后,该校甲子弦歌高昂,勠力同心,在立德树人的航道上风起帆扬。

     学校1958年创建于首都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轻工业部,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学校勤俭办学、艰苦奋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0年,按照国家战略调整,学校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需要,整体搬迁到陕西省咸阳市,与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备处合并,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扎根西部、自强不息,开始了在西部非省会城市长达30多年的第二次艰苦创业。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

     1998年,学校划转至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2006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学校再次东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开始了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主的第三次创业。

陕西科技大学校训石

     

      追抚陕西科技大学近60年的峥嵘岁月,一代代该校人在“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过程中,累蹶累起,百折不挠,屡创佳绩。支撑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正是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秉承“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该校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在时代的浪潮下始终精益治学、追求卓越,在风雨兼程中历经磨砺而愈发朝气蓬勃,在筚路蓝缕中玉汝于成,为我国轻工业事业发展和科研进步贡献了巨大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坐落于灞河之滨、未央湖畔的陕西科技大学,总面积2055亩,校园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1万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学校2014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2012年、2017年,连续两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

陕西科技大学校园环境

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质量导向

     2017年9月18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揭晓,陕西科技大学的2个项目从全国37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国家银奖2项,在陕西省属高校排名第一。这已经是该校师生们第三次登上该赛事全国总决赛的领奖台。三年来,学校在这项全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赛事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6项。其中,国家银奖3项、国家铜奖4项、省级金奖11项、省级银奖12项、省级铜奖16项,创省属高校最好成绩。

     该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按照回归人才培养本位的要求,坚持质量导向,强化理念与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53项。无机材料绿色制造与新型功能化应用创新团队被团中央授予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绿色制造与新型功能化应用创新团队被团中央授予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日益凸显

      2017年1月,陕西科技大学揭开划时代的一页: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发布数据显示,该校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迈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的阶段性突破,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奠定良好开端。

     学校坚定不移走学科兴校之路,牢固树立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坚持以建设一流学科为核心,不断整合优化学科布局,努力构建以新轻工学科群为核心、相关学科为支撑,布局合理、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目前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以工为主,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的办学体系。

     目前,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2个。有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院士工作室5个。化学学科ESI排名稳步提升。在“中国内地高校2018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高校前500强,位居全国高校第89。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9个学科列入B大类和C大类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位次百分位进入前3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接近前30%。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将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作为一流培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积极推动优势学科进入全国和世界一流行列,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顶天立地”服务国家需要
     

      2018年5月22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陕西科技大学获得一等奖等12项科研成果奖励,获奖数量并列陕西高校第4、省属高校第1,一举创下申报数量、网评通过率、获奖数量、获奖分布组别等多项学校纪录之最。

     在陕西科技大学,学校鼓励师生树立“顶天立地”做科研的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寻找新的科技增长点,全力服务社会需求。

     2017年10月10日,学校取得了又一项意义重大的突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纤维纸基复合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咨询审议暨项目启动会在该校召开。该项目是学校首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包括1项牵头项目、6项牵头课题、10项参与课题,获批总经费3259.23万元。该项目研究的高性能纤维纸基复合材料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耐高温等优异性能,是轨道交通、机电装备、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结构与功能材料。其研究旨在摆脱我国高性能纸基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造纸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高性能纤维纸基复合材料国产化并参与国际竞争,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作出贡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得主、陕西科技大学马建中教授获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学校紧紧围绕新材料、能源化工、绿色制造、现代农业和创意设计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科研优势与突出特色并重,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攀升,科研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在专利申请与授权、科研项目立项、高层次科研成果、高水平SCI收录论文、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442项,包括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6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99项,其中主持或参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26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906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954篇;共获授权专利5660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6年列全国高校50强、居陕西省属高校首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知识产权运营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师资队伍引育并举精心磨琢
     2018年第一季度,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新引进人才马忠雷、殷政、王晨等青年教师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SCI一区期刊相继发表6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达13.324。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政策的引导下,该学院近年来引进了大量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极具朝气与活力的学术团队。

     2018年5月22日,张美云教授站在学校举行的“张美云同志事迹报告会”的讲台上,饱含深情地说:“陕西是我的根,科大是我的家,造纸是我的爱,我的事业在该校。”近3年来,张美云教授及其团队连获四项荣誉: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她正是该校本土培养的教师中的杰出一员。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张美云教授(中)领衔的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发展战略,统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学科发展需求,对标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实施高层次人才“覆盖工程”“建设工程”,引育并举,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青年人才、集聚高端人才,打造与学校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制度软环境,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满足教学需求、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2017年,该校27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第九批“百人计划”,入选人数一跃跨入全省高校前三甲;6人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入选人数居省属高校第二名。2018年,共有15名教师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9人入选“特支计划”(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2个团队入选“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入选总数合计26人,位居全省高校第四位,省属高校第二位。

开放包容愈发呈现发展自信

     2018年初,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梁承远副教授以陕西科技大学为唯一专利权人获得了3件美国专利授权。近年来,梁承远副教授一直围绕着新药的开发进行科研工作,这3件美国专利分别围绕棉酚和靛玉红骨架展开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研究,发现了抗肿瘤活性较好的候选化合物,拓展了以天然产物母核为优势结构的衍生物结构类型,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国外专利授权,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学校复兴启动“留学科大”工程,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目前已吸引来自荷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叙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求学,涉及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纳米材料及工商管理等专业。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数比率高达48%。

陕西科技大学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将国际化发展战略融入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大力改革合作交流机制,积极开展中外联合办学,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多渠道、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国际影响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已与80多所国际著名高校实质性地开展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层次的国家公派、校际双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等国际合作项目;大力支持学校教师出国(境)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访问,积极推进外国文教专家引才引智工作;鼓励学生出国(境)留学攻读学位,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扩大国际教育影响,举办中国—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等国际化会议;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办学,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正式申报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陕西科技大学与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正式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今天的陕西科技大学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国家和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党的建设为保证,遵循“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保基础、建高峰、强保障”的工作思路,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向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技大学保基础建高峰强保障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2018-06-26陕西科技大学保基础建高峰强保障深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2018-06-242018年陕西科技大学获批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再创新高

2018-06-23陕西科技大学与两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018-06-22陕西科技大学功能玻璃团队出“硅”宝

 

2018-06-12陕西省第九届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在陕西科技大学举行

2018-06-11董小龙到陕西科技大学调研

2018-06-08陕西科技大学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2018-06-07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在陕西科技大学召开

2018-06-04陕西日报:陕西科技大学获批“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

 

2018-05-31陕西日报: “当代蔡伦” 陕西科技大学张美云

2018-05-29陕西科技大学举行张美云同志事迹报告会

2018-05-22陕西科技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8-05-22陕西科技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8-05-20陕西科技大学召开2018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2018-05-20陕西科技大学召开2018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2018-05-15陕西科技大学抓好“三项服务”持续发力“服务年”

2018-05-15陕西科技大学抓好“三项服务”持续发力“服务年”

2018-05-11陕西科技大学举行首届读书日朗诵会

2018-05-09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孙科到陕西科技大学调研

 

2018-05-06陕西科技大学举办院士论坛 董小龙出席

2018-04-27陕西科技大学举办陕西省第三届高中高校衔接高峰论坛

2018-04-17陕西科技大学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018-04-17陕西科技大学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018-04-17陕西科技大学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