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 北京 - 爱扫码·i3m.cn:3hhh.cn/4402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4402 搜一搜.cn/4402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750回复:1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4402
·搜一搜.cn/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7-10-03 19:03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习近平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她表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传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


 中国人民大学:

 值此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17年10月3日

2017年10月03日 14:53:16 来源: 新华社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03/c_1121760314.htm


校庆专题新闻


80周年校庆专题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当2017年金秋灿烂,层林尽染之季,中国人民大学将迎来八十华诞。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界朋友,向全体师生员工,向心系母校发展的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查看全部»


[中国教育报]因人民之名:写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
2017-09-30 09:09: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①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全场师生合唱《陕北公学校歌》,向80年风雨历程致敬。袁源 摄

②人大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图为陕公的学员参加群众集会。人大宣传部提供

③矗立在人大东门的“实事求是”校训石。人大宣传部提供

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1号院,是个在近代中国历经大场面的古老院落。
它曾是清朝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袁世凯的总统府在这里开张,段祺瑞的执政府也设在此处。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47名学生、市民于此处遇害。
1950年10月3日,又一群学生在这里聚集。
这次,不再是腥风血雨,不再是群情悲怆,而是对新生的喜悦,对未来的憧憬。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这一天,延续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的血脉,一所新型大学迎来了它的诞生。
这是一所寄托着共产党人希望的大学。新中国成立之前,解放区的高等教育已经渐成声势,如今,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回答一个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能否把自己独立创办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建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这将是一所扎根于中国大地、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
历史为这所大学赋予一个庄重的名字——中国人民大学。
那一天,3000名青年学生和首任校长吴玉章一起,在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马叙伦、张澜、董必武等人的见证下,开始了这一历史征程。

描述:http://d.86xk.cn/校庆

图片:d.86xk.cn_校庆.jpg

http://d.86xk.cn/校庆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7-10-03 19:11
    立学治学
    每一个刚迈入人大校门的学生,都会很快听到类似“人大,是人民的大学,是我们最骄傲的名字”这样的话。
    告诉他们这些话的,也许是学长学姐,也许是年轻的班主任,也许是那些白发苍苍久仰大名的老先生。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型高校,“人民”,既是这所大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1954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年轻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师高铭暄奉命前往起草组报到。
    没人想到,这一起草,就是25年。历经无数磨难,197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终于获得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此时,已是刑法第38稿,高铭暄已是参与1954—1979年起草全程的唯一学者。
    为什么这么坚持?高铭暄说:“因为国家和人民需要一部刑法。”
    此后,高铭暄继续在刑法领域奔走、耕耘。在他的不懈推动下,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被1997年修订的刑法确立为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为保障我国每一位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高铭暄的经历,正是“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的体现。
    早在陕北公学时期,学员们就无条件服从抗战和革命的需要。那时候,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的《毕业上前线》,是学员们最爱唱的歌曲,人人都以分配到前线工作为荣。
    后来人大建校,最早设立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等8个系。当时正是计划经济制度逐渐确立的时代,从这些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系的名字,就可看出这所学校安身立命的根基。
    不仅如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专业都发端于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6个博士点在人民大学首批设置;人口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品学、环境经济、知识产权等与现代经济社会紧密相关的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然后走向全国。
    每一个学科,都代表人民的需求,每一个学科,都以各自的方式回馈着社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奠基人罗国杰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伦理学专业对国家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不接地气?”
    他回答了三个字:“正人心。”
    他经常引用贾谊的话:“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理者,禁于将然之前。”他凭借深厚的学识,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正是因为他的建议,中央采纳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说法。
    当看到道德滑坡,他心急如焚。他坚持学伦理、学道德需要实践,“自己讲出来的必须要做到,做不到就是骗人”。因此,他坚决不收礼,近乎执拗。
    2015年,当他逝世时,认识的、不认识的,前来送行的有四五百人之多。有人说,一个人忠于人民,必将获得人民的尊重。
    曾经,人大校园BBS面向全校征名,最终,“天地人大”获得第一。
    学生们给出了一个一语双关的解释:“天大地大,不如人大。”
    实事求是
    塔城,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一个生活着20多个民族的边陲小城。
    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人大校友,他叫玉素甫。玉素甫1954年毕业后,主动回家乡工作。他精通汉语、哈萨克语、蒙古语、俄语,是当地难得的翻译人才。1962年的“伊塔事件”中,玉素甫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绝不背叛党和国家,还冒着被殴打的风险多次到边境线劝阻他人。1979年,玉素甫不幸病逝。
    2017年5月,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几名教师来这里调研,偶然结识了玉素甫的家人,才知道这段故事。玉素甫的妻子不懂汉语,当得知对方来自人民大学,她说了一句话,女儿翻译后,在场的人无不震惊和感动。
    这句话,就是“实事求是”。
    原来,玉素甫生前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实事求是”,也用“实事求是”影响着家人。他最小的孩子已记不清父亲的形象,但却清楚记得父亲是人民大学的毕业生,还有他那句时时挂在嘴边的“要实事求是地生活”的教诲。
    陕北公学校长、后来的人大校长成仿吾曾说:“陕北公学的教学工作有三条原则:一是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三是教与学一致。”
    ——正是在“实事求是”的引导下,陕北公学培养了近万名有觉悟、懂政策的革命战士。从陕公出去的干部,半年、一年时间,就可以拉起一支队伍,建起一片敌后根据地。
    华北大学校长、后来的人大首任校长吴玉章,则把华北大学的校训定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朴实”即“不虚伪、不轻浮、不好高骛远、不粗枝大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
    ——正是在“实事求是”的引导下,华北大学成为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仅在1948年11月到次年1月,华北大学就有1800余名学员奔赴平津前线,有力支持了平津解放后的军事接管工作。
    遵循这样的历史传统,人民大学组建伊始,“实事求是”就成为人大师生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
    著名经济学家高鸿业于1957年归国,在当时“左”的思潮影响下,许多院校不愿接纳这个搞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美国博士,高鸿业竟一度面临失业。
    这时,恰恰是人民大学这所共产党一手办起来的学校把他延揽到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系主任宋涛不仅让他潜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带头听他讲西方经济学,并说:“我们要批判人家首先要知道人家的理论是怎样的,先弄明白了再有理有据地批判,并且还要吸收其中有益的东西。”
    2005级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陈歆曾去听人大教授、著名金融学家黄达讲课。课间休息时,陈歆拿出黄达的著作《金融学》,请他签名。80岁高龄的黄达礼貌地拒绝,说:“学术研究没有明星,即使有的话,你也应该把‘实事求是’作为明星去追。”
    陈歆说,这是自己在人大上过的最生动一课。
    80年来,“实事求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大人。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在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关口和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都有人大人的身影。
    “从改革开放初期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胡福明校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撰写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陈锡添校友,再到新世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校友,正是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铸就了这所令人敬重的大学和一批杰出的校友,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
    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校训。同时,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校训石,也矗立在学校东门。
    一名人大校友写道:“对人大人来说,我们会聚在‘实事求是’的火红旗帜下,当我们奔赴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够让我们在人群中区别于众人的,正是‘实事求是’的闪耀胸章。”
    时代命题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扎根于中国的高校,一所扛起中国人文社科大旗的高校,面对纷至沓来的时代命题,迎头而上。
    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方兴未艾,无数中国企业摩拳擦掌,要去海外大展身手。
    海外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中国企业迫切需要权威报告,能为它们警示风险,能让它们提前谋划。
    从2016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勤华领衔的研究团队,每年都会发布《“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报告》。他们构建了一个涵盖几千个数据指标、横跨36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份宝贵的风险参考。
    报告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与行业广泛关注,相关内参更是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这个政治风险指数,要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
    法学,是人大的王牌学科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法学界逐渐形成了“人大学派”,人大学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本土化。
    20世纪90年代初,人大法学院开始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出版“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每年,该丛书都要从全国数百万个案例中精选出400多个有代表性的判决,成为规范各级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丰富高校案例教学的重要用书。
    “中国法学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必须拥有立足于本国国情,并依赖本国文化背景产生的原生法学理论。”人大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说。
    呼应时代的召唤,深耕中国的土壤。中国人民大学时刻关注中国问题,时刻研究中国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第一个计划统计学院、第一个劳动人事学院、第一个土地管理专业、第一个档案学院、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都诞生在中国人民大学。
    这一个个“第一”,展现的是人大的实力,更是人大的眼界和担当。
    近些年,人大又积极参与国家高端智库平台建设。短短几年,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已跻身国内一流高端智库。其中,前者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5个智库之一。近年来,我国每个外交主场,都有人大教授和研究员的身影和声音。
    2004年至2016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中国人民大学论文数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05年项目初设以来,人大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总数一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社会科学总论”、化学分别于2015年、2016年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2013年,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公布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人大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总数居全国第三,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首位。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十六个字和“实事求是”一起,塑造了人大独特的性格,成为人大无形的精神资产。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正是因为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我们始终有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独特历史优势,有着强烈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自信。”
    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迎来又一届开学典礼。与往年不同,这一届,2017级新生同唱《陕北公学校歌》,向学校80年的风雨历程致敬。
    “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新生们在世纪馆里相聚,若干年后,他们又将在这里毕业,从这里奔赴中国的四面八方。他们将和先辈们一样,带着这所以“人民”命名的大学留给他们的深深烙印,奋进在时代前列。
    (《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毅哲,原文刊于2017年09月30日头版&二版)
    原文链接:
    [中国教育报]因人民之名:写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
    相关链接:
    [求是网]因人民之名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