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上海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 点击探索第101件展品 第101件展品:二维码 第101件展品:二维码 广告出去·GGCQ.cn/2019411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上海开展,第101号展品是个二维码 该展览免费参观,每天限流 8000 人,建议希望参展的朋友早排队。
如果要选一样能代表人类社会当前进程的物品,你会选择什么? 大英博物馆的百物展办了 7 年,在全球 9 个城市巡回,每到一站都会抛给当地策展方这个问题,并将选中的物品命名为“第 101 号”。 结束北京站的展览后,百物展漂流到了上海博物馆,将在这里进行为期 4 个多月的免费展览(6 月 29 日起至 10 月 8 号)。一直对 101 号保密的上海博物馆也在昨天揭晓了谜底:二维码。 这个结果颇令人意外。 毕竟,它和大英博物馆带来的那些文物瑰宝似乎无法相提并论,就算是和过去几站的展品相比,也显得画风不统一——北京国家博物馆选择的是中国加入和重返世贸时使用的木槌与签字笔。而二维码唯一的实体形态就是个黑白色交杂的小方片。 不过,上海博物馆展出的这个二维码还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它内部的黑白格由大英博物馆那 100 件展品构成,在扫描以后,它指向的是上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页面。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这样解释,按照策展方的要求,第 101 件展品应该是一件结合展览所在地,反映人类历史而且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大英百物展每一件展品背后都微缩了一段人类历史,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人类行为和思维。而二维码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当代社会的重要媒介。 这个在 1990 年代被日本人发明出来用于追踪汽车零部件的代码,现在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序的附加功能,成了日常到足以令我们忽视的存在。 不管是商家的营销活动还是移动支付前的重要步骤,这个黑白方块都相当于一个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神奇入口。 将二维码作为展品呈现其实也并非上海博物馆的首创。2011 年,一个巨大的二维码就出现在东京一栋建筑的外墙,它其实是MoMA 东京馆 “Talk to Me”展览的一部分。这个展览也是博物馆史上第一次将代码印上每一件展品标签。[p][/p] 尽管二维码并非“上海特产”,但上博的初衷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以此来体现上海的国际视野”。 而此次上海站展出的藏品与北京站不完全一样,比如上博会展出木乃伊霍尼杰提棺椁和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巨浪里》。而且它将以自己的特色布展,且会重新翻译展品标签。 不意外的是,这场令人期待已久的巡回展在第一天中午已经爆满。上博表示将采取限流措施,每天最多接待 8000 人次。 不过,为了满足更多人的观展需求,每周五晚 18 点至 21 点,上博会增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的夜游环节。 |
管理员
|
沙发#
发布于:2017-09-27 15:13
第101件展品:二维码
面对着这第101件展品,意味着你已经在展览的时空之旅中走完了一轮浓缩的人类历史。第101件展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世界与中国、物件与你的一个触点。
在上海博物馆, 这个触点是二维码。 我们选择二维码,是选择中国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人与社会,才是诠释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方小格,黑白两色。 通过它, 你与原本陌生的另一个体拉近距离; 你将琐碎的物质交换简化为指尖轻击; 你把遥远的世界与无穷知识收入囊中。 “扫一扫”正在成为现代人类获取信息、沟通彼此的新时尚。 小小黑白方块的背后,是数字、文字,也是图片、声音,这是今天我们记录和传播的方式。 它面积微小,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 它并非实体,却映射着有形世界; 它由机器识读,却归属人类的创造。 作为打开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二维码在中国社会应用广泛,影响巨大,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现代社会联结在了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加速传播,是当之无愧的当下生活的缩影。它的发展也必将引领人们的生活进入下一个时代。 5大优势 01.便捷 只需拿出手机、联网、打开扫描功能、扫一扫这几个步骤,你与世界的连接就此开始。二维码的四个角上存在三个固定不变的方块,使得机器可以快速确定信息读取的方向,因此不论从哪个方向扫描都可以成功扫出二维码。 02.信息量 由于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存储量便大大增加。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还能存储汉字和图片等信息,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03.容错度 为什么二维码中间常常可以放上logo而不会影响识别?这要归功于二维码的“容错度”设计。二维码在生成时可以有四种容错度选择:7%,15%,25%,30%。也就是说,一张二维码图像最少只需70%的图案就能被正确识别。 04.可识别度 二维码的原理是在一个矩形空间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黑色表示二进制“1”,白色表示二进制的“0”。所以在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机器读取到的那个区域哪怕只有微小的黑点,都不妨碍它被识别为“1”。这意味着即便把一个二维码拉长、压缩、模糊化,它也仍然可被识别。 05.设计 二维码的诸多特性为图像本身提供了设计空间。随着二维码在社会上的应用愈发广泛,通过加强二维码作为图像的视觉效果来获得扫描热度的创意逐步流行。或许,二维码成为视觉艺术被美术馆收藏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快来试试用二维码 打开展览吧!↓↓↓ 01 长按二维码 进入展览时间轴页面 02 长按二维码 进入特展微信导览页面 03 长按二维码 进入视频观看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