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国高等教育》刊登陕科大校长马建中文章: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探索与实践 2020-03-17 22:16 《中国高等教育》 2020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刊登陕西科技大学校长马建中文章,文章题为《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探索与实践》,现全文刊登如下: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探索与实践 马建中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既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关键环节,结合自身办学积淀和实际,在持续抓好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和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特色发展,提出“抓生源、抓转型、抓双创、抓交流”的工作思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争创一流本科教育。 抓生源,以提高优质生源吸引力为重点 招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肩负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使命。优质生源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对于西部地方高校来讲,更是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对于陕西科技大学而言,优势特色专业主要集中在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领域。随着智能制造、“互联网 ”、大数据、新能源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的冲击,优质生源与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学校深入推动内涵式发展,保持“内外兼修”,不断厚植沃土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科兴校”发展战略,推进“复兴计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优质生源培植更加厚重的成长沃土。二是深化综合改革,以“创新”求“质量”,全面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增加本硕分流培养招生计划,“因材施教”扩大转专业范围和力度,健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三是构建全方位招生宣传服务新格局,运用新媒体打造招生宣传“全网矩阵”,加大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校良好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四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布局,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新兴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本科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前提。 抓转型,以激发学生成长成才内生动力为重点 能否通过抓转型教育帮助新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他们树立高远志向和正确“三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这将直接决定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质量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系统的新生转型教育,必然成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学校一直以来注重分层次做好在校学生的转型教育,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主线,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推动学生角色转变、行为养成和能力提升。一是将入学教育前置,基于“易班优课”开展“互联网 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其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情感和角色转变。二是抓牢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两个主阵地,建立教风学风建设联动机制,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依托学风建设,将适应性教育常态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养成为着力点,强化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考核,严抓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三是通过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实施专业分流、转专业,严控“学籍橙色处理”和“学籍红色处理”课程门数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学生基础课成绩优秀率、及格率逐年提高。四是注重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充分落实课外八学分、实习实践培养机制,鼓励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投身公益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劳动精神、志愿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抓双创,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 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群体,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智力和科技资源,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己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标志性教学成果与项目奖励办法》等改革办法,激励师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形成了“面向全体、融合专业、分层实施、贯穿全程、形成合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实现100%学生全覆盖;打造了一支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熟悉行业动态、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引进外部资源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三是搭建相互融合的实践锻炼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引领,以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为补充,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吸纳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让学生更多的走进实验室、更好的接触科技前沿;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实施专项基金分类资助;创建陕西科技大学技术市场、创客空间,扶持学生创办阳光经济创业实体。 抓交流,以拓宽学生发展场域为重点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既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传统、地理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方高校普遍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短板,成为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因此,对于西部地方高校而言,应努力实现从传统相对封闭型大学向现代全面开放型大学转变,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人才培养的空间,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服务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始终秉持开放的办学理念,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思维、开放的举措,积极开展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具实效性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开放办学格局。学校将“开放”作为六大办学理念之一,把“着力开拓开放办学新局面”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举措,学校出台《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2017 2025)》等制度,与国(境)内外近百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引进海外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二是开拓渠道整合资源,服务一流人才培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推进,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启动“留学科大”工程,出台留学生招生奖学政策,建立来华留学生培养机制,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通过建立院士工作室、组建科研团队、开授课程、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把学术前沿信息和国际视野带到校园;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名校博士、博士后,将“海外经历”作为学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推动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访学进修,提高师资队伍开放意识;积极推进并拓展“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等合作办学项目,鼓励学生到国(境)内外高校开展学习交流、联合培养等活动,学生出国(境)交流人次逐年上升。三是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营造浓厚校园开放氛围。通过以上举措,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全方位大交流格局,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加开放优越的成长环境。 本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作为地方高校,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面加强本科教育,积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机会实现本科教育“弯道超车”,才能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和光荣职责。 【作者:陕西科技大学校长】 http://www.sust.edu.cn/info/1071/103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