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号 - 西安大区·大西安 - 爱扫码·i3m.cn:3hhh.cn/12099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12099 搜一搜.cn/12099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285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12099
·搜一搜.cn/新疆区号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09-07 12:58
新疆区号:

0991~09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09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市    09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地区    099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密地区    09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    09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09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099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099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09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地区                099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田地区                 09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09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城地区                 09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地区              09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拉尔市                 099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市                 099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图木舒克市              099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五家渠市                 0994      


扩展资料:

新疆的地理位置:

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积比江苏省和浙江省加一起总和的八倍还多4万平方公里。




“绿口袋”扎紧了风口,逼退了黄沙 ——一个南疆沙漠村庄的扶贫观察
2019-09-06 16:37:2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6日电 “绿口袋”扎紧了风口,逼退了黄沙 ——一个南疆沙漠村庄的扶贫观察
新华社记者关俏俏、于子茹、高晗
“这片枣林,过去都是沙包。”扔掉手中的一把杂草,56岁的麦沙力·斯干达直起身子,摩挲着干巴粗糙的双手,眯着眼睛回忆道。三天前,麦沙力·斯干达结束了自家40亩枣林里的活计,赶来阿日希村的红枣基地除草。
“要不是这片枣林,这里风沙更大,别说打工挣钱了,自家的红枣地都难保。”麦沙力·斯干达感慨地说。十多年来,他眼看着阿日希村植被不断向沙漠腹地延伸,渐渐形成了一个“绿口袋”,扎紧了风口,逼退了黄沙。

这是9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红枣基地。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阿日希村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维吾尔语意为“红枣”。历史上,策勒曾因风沙侵袭被迫三次搬迁。“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句民谣道尽了当地环境的恶劣。
位于南疆四地州的和田地区,沙漠戈壁占总面积的63%,绿洲占比仅为3.7%,人均耕地仅有0.87亩,是全国“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也是新疆的“贫中之贫”和难啃的硬骨头。
20世纪80年代初,策勒县2号风口和3号风口形成的沙包,距离绿洲仅1.5公里。阿日希村就紧挨着“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处于“3号风口”最前沿。
过去,阿日希村人均耕地少、产出低,严酷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农牧业发展,缺技术、缺土地,也成为阿日希村主要致贫原因。

这是9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的防风林。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多年来,策勒县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防风治沙,变沙丘为绿洲,将绿洲向沙漠推进15至20公里。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锲而不舍的治沙人硬是将昔日不毛之地“染”成绿色。
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当地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选择了能固沙致富的红枣产业。
“劣势是沙漠,优势也是沙漠。”阿日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庞在顺说,沙漠村庄适合发展红枣产业,但风沙大,一年大大小小几十次沙尘暴,尤其春天花期一场沙尘暴或者干热风就能让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干热风是什么概念?它就像吹风机的风,又热又急,扫过来花就干了。”他补了一句。

在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李鹏查看红枣生长情况(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07年,从正厅级岗位退休的新疆干部李鹏来到阿日希村开发枣园,带着村民投工投劳,建设100亩防风林,栽杨树5万株,种枣树2000亩,治沙2400亩。
十多年间,往日连绵起伏的沙包逐渐被削平,一条条防风林带整齐地向沙漠方向延伸。已然结满硕果的红枣树,一行行铺满防风林带围成的方格,将黄沙与村庄远远分隔开来。
如今,阿日希村6067亩土地中,红枣面积达到5707亩,有超过2700亩是经过治沙“收复”的生产用地。

在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李鹏给枣树修枝(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随着2000亩枣园基地的逐步建成,用工量也随之扩大。李鹏吸纳了当地100名枣农成立合作社,社员借助企业提供的销售渠道、种植管理技术以及成本价清洗分选加工红枣增收致富。
“女工一天60元,男工一天100元,在这里打工的同时还能学技术。”麦沙力·斯干达说,从修剪枝条、清理枣园,到采摘和加工红枣,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可干。
十多年来,合作社辐射周边乡村,解决就业13万人次,劳务费用超过1400万元。通过种枣治沙、就地就业,2018年底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8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41万元。
“再过一个多月红枣收获时,新建的加工厂又要忙碌起来,到时就需要300多名工人。”李鹏对未来还有更多计划,除了延长红枣加工产业链,还要对接网络销售平台。

这是9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绿化带与沙漠交界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不仅要帮着大家脱贫,还要带着他们继续种树、管好枣树。”他说,尽管解决了贫困问题,但生态环境脆弱依然是绿色发展的巨大阻碍。
说到种枣治沙的决心,李鹏念起了自创的打油诗:“咬定枣业不放松,立根原在风沙中,艰辛曲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6/c_1124969395.htm


  •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